编码器信号输出及传输距离问题
SSIz大传输距离理论上是可达400米(需用一些技术来实现,并进入我们GP1312仪表),我们所应用z大距离江苏淮河入海水道是300米。
16位并行输出,实际也可达到3万多分之一分辨率了,其主总量程上减小输出,韶关视频编码器,4096圈大部分情况下不会用到。精度上如是高程检测,例如水闸或卷扬提升,可到毫米级,更高精度实际上受机械安装精度限制也没有意义。
如要更远距离传输,可用总线型,我现手上有编码器总线输出型有profibus DP,视频编码器厂家,DeviceNet,Can,Interbus等,用仪表,也可以用RS485输出型。不推荐用Modbus--速度较慢。
伺服电机和编码器的关系
1、伺服驱动器和编码器是构成伺服系统的两个必要组成部分,伺服驱动器控制部分通过读取编码器获得:转子速度,转子位置和机械位置,可以完成:
A、伺服电机的速度控制
B、伺服电机的转矩控制
C、机械位置同步跟踪(多个传动点)
D、**停车
3、对于增量性编码器,z为常用,但z大的问题是:掉电位置丢失,所以要保持掉电位置,可以采用值编码器;如果机械振动大,则选用光电编码器就不合适了,视频编码器批发,这是需采用旋转变压器。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的分类
按照增量式编码器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空心轴增量式光电编码器和实心轴增量式光电编码器。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的优点是:原理构造简单、易于实现;机械平均寿命长,可达到几万小时以上;分辨率高;抗干扰能力较强,信号传输距离较长,可靠性较高。
旋转编码器的寿命长达十几万次之多,比普通的电位器使用寿命长很多,视频编码器生产厂家,还不会因为机械的磨损导致阻值偏差,影响音响设备声音正常输出,调节精度取决于与MCU配合的音量控制芯片的控制级数,与旋转编码器本身无关,这也是普通一般电位器无法做到的。